全市灾后农作物生产技术明白纸

发布日期:2020-07-29 08:35 作者:办公室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阅读: 文字大小:[    ]

    一、短期水淹农作物生产恢复技术措施。 

强降雨造成农田积水,但涝渍时间较短,在地作物恢复生长的可能性较大。这类地区应采取积极措施,排涝降渍,查苗补苗,加强田管,促进苗情转化、及时扶苗培土壅根,促进作物恢复生长。一是适量追肥。排除田间明水后,根据前期施肥情况和苗情长势,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尿素或复混肥10-15公斤,增强根系活力,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对于局部僵苗地块,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促进僵苗迅速恢复生长。二是中耕除草。玉米豆类等旱作物雨后天晴,及时进行中耕散墒、培土,破除土壤板结,改善根际环境,促进根系恢复生长。前期化除效果不好的,或未开展化学除草的,尚处在拔节期的田块,可进行定向喷雾除草。

二、绝收地块补改种技术措施。

播种时期与改种作物。 8月上旬前(立秋)可以改种作物:重点改种绿豆、饲用玉米、鲜食玉米和蔬菜。适宜的蔬菜种类为:黄瓜、番茄、菜豆、空心菜、大白菜、小白菜、秋萝卜等。820日前(处暑)可以改种作物:重点改种速生蔬菜和反季节棚室蔬菜等。如小白菜、青花菜、芫荽、菠菜、洋葱、黄瓜等蔬菜品种。 

重点改种作物生产技术。一是改种青贮玉米。时间要求在立秋前(8月4日),品种可选择生物产量高、干物质含量高、青贮品质优、持绿性好、耐密抗倒、抗病抗逆、适应性广的优质专用型或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品种。种植密度适当增加,亩保苗5000株左右。二是改种鲜食玉米。选用早熟,生育期为75天左右的玉米品种。最迟时间8月8日前,抢时抢墒,宜早不宜迟,鲜食玉米种植密度为35004000/亩。三是改种毛豆。毛豆采收期比常用大豆提早1530,可以作为涝渍灾后补种作物。可选用生育期为6570天的早熟毛豆品种,江淮地区秋播补种最迟可到8月上旬,抢时抢墒,宜早不宜迟。四是改种杂豆。主要有绿豆、红小豆和豇豆等。可选用生育期短的早熟高产品种,播种最迟不迟于8月中旬,抢时抢墒,宜早不宜迟,改种杂豆适当增加密度,一般亩保苗1.5万株左右。五是改种秋马铃薯。马铃薯生育期短,产量高,效益好,可作为洪涝灾害发生后补种、改种的优选作物之一。利用秋季温光资源种植秋马铃薯,选用中早熟品种,60天即可采收,马铃薯一般8月中旬就可下地种植,最迟种植时期不迟于9月上旬。一般行距60厘米,株距2025厘米。采用稻草覆盖轻简种植技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