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南市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4-15 10:56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淮南市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47日    

 

淮南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2024—2027年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决策部署,为了以更高站位、更高水平、更大格局参与和融入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大局,在集群建设中发挥淮南作用、实现淮南作为,立足淮南市农业资源禀赋和绿色食品产业基础,打造结构合理、链条完整、产业生态优越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

紧扣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提升产业能级,推动绿色食品双招双引工作取得卓越进展,绿色食品企业做大做强,质量效益水平不断提升,绿色食品产业链向高端跃升,形成产业集聚程度高、产业发展质量好、产业提升动力强、具有淮南特色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产业规模跃升。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做强优势产业,布局高成长产业,形成集绿色优质产品供应、特色产品制造和现代商贸物流于一体的产业集群2027年,培育年产值超20亿元企业2家,5亿元企业20家、超亿元企业100家以上,培强特色企业,加强小微企业培育扶持,构建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梯次发展格局,产业规模达880亿元。

——产业优势彰显围绕淮南牛肉汤、八公山豆制品两大核心产业,显著提高优势特色产业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到2027年,新增以淮南牛肉汤、八公山豆制品、品质粮食、绿色蔬果、预制菜等全产业链规上企业40家以上,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达700个,农产品区域公品牌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培育6个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

——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一二三产紧密融合,打造完善的绿色食品产业专用原料供应基地体系;打造3+5+N物流枢纽体系,形成1+6+N干支衔接的三级冷链物流设施体系,显著提高冷链物流配套服务水平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创建政产学研用金同创新的生态系统和高度开放、共享的绿色食品创新体系。到2027年,新建冷物流集配中心5个,新建地方特色产业研究院、公共检测中心等平台机构4个。

二、重点任务

依托粮食、畜禽、蔬果、水产等绿色优质原料资源禀赋,加强区域协同和产业上下游配套,合理布局双核四翼四驱产业体系,实现一县一园区、一园一特色,形成淮南市绿色食品产业一区三园多基地的发展新格局。

(一)增强优质原料保障能力。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等三品一标为核心,加快建设大规模、集约化的沿淮绿色优质专用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持续提升原料供给能力和质量。整合现有资源,向有机、绿色、营养型产品全面发展,树立品牌意识,满足淮南牛肉汤和八公山豆制品两大核心特色产业对专用化、标准化原料的供给需求。

(二)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立足淮南牛肉汤、八公山豆制品等优势特色产业资源,推动大型骨干企业做优做强、中小型企业做特做精、小微企业规范发展,形成龙头领军企业+优势骨干企业+快速成长企业的雁阵企业群。加强高水平规划布局,引导企业向传统优势食品产区集中,放大产业集群效应。提高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建设水平,完善园区供电、供水、供气、固废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发挥聚合辐射效应,推动形成一批特色园区、专业园区、配套产业园区和小微企业园。择优引进农产品预处理、冷链物流、包装印刷、电子商务等企业,推动生产要素优化升级,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三)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加强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以淮南企业+科研平台+人才队伍为基础,以科研院所的科研机构+领军团队+先进技术为支撑,共建联合研发平台,持续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建立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加强龙头企业研究机构培育建设,鼓励头部企业牵头或参与技术创新中心、实验室建设,力争规模以上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研发机构100%全覆盖。

(四)强化质量安全保障。指导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严格供货管理、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出厂检验等,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鼓励企业符合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实施GB/T 1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加强先进质量管理标准的宣贯培训,建立全过程全链条质量安全风险防范体系。鼓励企业实施诚信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建立绿色食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制度。建立从绿色食品原料种养殖、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制度。加大对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和抽检监测力度,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防原料污染等食品安全风险。强化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

(五)塑造特色品牌文化推动淮南绿色食品领域老字号创新发展,促进淮南牛肉汤、八公山豆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历史文化、节庆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融入绿色食品品牌,鼓励企业将中华传统饮食制作技艺与现代食品生产技术工艺合理结合。实施品牌提升行动,打造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依托,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为核心的品牌矩阵。

(六)拓宽升级销售渠道。积极参与长三角绿色农产品服务中心皖美农品上海会客厅建设,依托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合肥、上海)、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小岗)大会等展会,加强淮南绿色食品宣传推广,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小程序等,开设淮南绿色食品专区。搭建淮南绿色食品产业、企业、产品全方位展销平台。支持淮南绿色食品企业深化与企事业单位团餐合作。支持企业开展网点布局,建设一批旗舰店、直营店、社区专营店等,构筑淮南绿色食品产业打入长三角地区的前沿阵地,打通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支持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创建绿色工厂,加快应用节水、节能、节粮的加工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清洁高效制造工艺,提升加工转化率。强化大气、水、土壤、固废(白色垃圾)污染防治工作,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及食品安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绿色食品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促进原料采收、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各环节数字化发展。推广数字化研发设计,推动加工工艺流程再造,加快产品迭代更新。

三、重点产业

明确双核四翼四驱发展战略,形成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特色明显、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全面对接绿色食品原料,突出特色优势引领,做大做强专业领域产品和品牌,营造产业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

(一)双核引领,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1淮南牛肉汤一体推进门店经营和规模化生产,大力推动淮南牛肉汤产业整合集聚。加快淮南牛肉汤集体商标申报和淮南牛肉汤标准化体系建设。重点打造淮南牛肉汤示范门店、产业专业园区和生产加工基地,整合原料供应、产品加工、包装、销售、物流配送全产业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向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到2027年,全面打造效益较大、引领带动效应强的淮南牛肉汤加工产业集群,建成产值超30亿的专业园区2个,年营收超10亿元的专业市场1个,淮南牛肉汤规上企业达20家以上,淮南牛肉汤全产业链总产值超500亿元

2.八公山豆制品挖掘和发挥八公山豆腐品牌与文化内涵,立足优质高蛋白大豆原材料种植基地,大力发展规模化程度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高的传统鲜食豆制品产业,引领全行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重点发展豆腐乳、豆干、高纤维豆渣饼干等精深加工产业,培育和发展一批在省内外市场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品牌。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对接院士团队、科研院所、高校等,建立豆制品科研平台、研发中心;探索发展全豆豆腐、植物基饮料、植物肉等新兴豆制品产业,推动产业高质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2027年,打造3—5家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建成产值超20亿元的专业园区1个,推动淮南成为全国豆制品全产业链高效增值利用的典型示范区域,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二)四翼齐飞,持续发展优势产业

1.品质粮食。以优质稻米和专用面粉为基础,加快提升寿县大米、店集贡米、马店糯米和小麦专用面粉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新型主食加工产业,重点开发蒸谷米、胚芽米、营养强化米、方便米饭和面包、面条、馒头面制品等品质优异、风味独特的米面制品,推动主食制品加工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到2027年,新引入或培育5家以上具有稻米精深加工能力的企业,壮大一批已有较好基础的米初加工企业转化为精深加工企业,建成产值超50亿元的园区2个,总产值超300亿元。

2.绿色果蔬以潘集酥瓜、曹庵草莓、食用菌为切入点,重点发展精品水果、鲜切果蔬等高端产品,强化品种选育,打造标准化、规模化的种植基地,培育和发展一批在省内外市场具有竞争优势的地标性品牌。持续完善冷链物流系统,升级改造、精细化分级加工设备,积极推进精品水果产业的发展,推动酥瓜、草莓等优质产品高品质保鲜输出。利用3T冷链保鲜技术、冷杀菌、高温瞬时杀菌等现代加工技术,保持色泽、风味、营养等品质,生产高品质鲜切果蔬。到2027年,新引入或培育1—2家高端精品果蔬大型企业,总产值超110亿元。

3.预制食品。围绕完善产业链、畅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构建预制菜产业生态,打造以淮南牛肉汤、畜禽预制菜、水产类菜肴为主的预制菜产业聚集区。接续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要素成本,打造徽派预制菜投资首选地、产业布局IP、工旅融合新坐标,做强硬实力、做优软实力,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7年,引入、培育和打造30家以上有较强影响力的预制食品加工企业,形成以淮南麻黄鸡、寿县白鹅、调味小龙虾、烤鱼、调理肉类等大品类为引领,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总产值超120亿元。

4.精优乳制品以益益生态牧场、垦健智慧牧场为依托,不断扩大优质奶牛养殖基地规模,保障奶源供应。显著提升产品档次,满足更高的消费需求,辐射皖北周边及省外市场,形成规模化、品牌化效应。加快奶业转型升级,推进养殖加工流通一体化发展,提升企业奶源、产品、渠道全产业链竞争水平。建立和完善冷链配送体系,在市内率先开展社区最后一百米冷链配送服务模式探索,扩大巴氏奶等低温乳制品生产供应。到2027年,新增优质牧场1—2个,奶牛数量增加到0.8万头,牛奶产量增加到4万吨以上,总产值超5亿元。

(三)四驱协同,培育发展高成长产业

1.休闲食品以休闲豆制品、糯米锅巴、风味禽肉制品、坚果、炒货等为重点发展健康营养休闲食品。推进休闲食品加工智能化水平,利用技术和应用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大力开发电商平台、商超、交通枢纽、休闲食品专卖店等消费场景,多方面整合协同推广,实现线上线下对目标市场的广泛覆盖。到2027年,培育5—8家行业龙头企业,形成年产值超5亿元企业1家,总产值超20亿元。

2.调味品配料大力招引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做大产业承载平台,加快形成规模大、种类全、档次高的调味品产业集群,形成调味品品牌效应,推动调味品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延伸。到2027年,引入或培育产值超亿元企业3—5家,总产值超10亿元。

3.功能健康食品积极发展大豆膳食纤维饼干、大豆复合面条等具有营养功能导向的高附加值产品。深度挖掘功能健康食品上下游产业资源,培育一批省内优强企业,强化产学研合作,开发小麦、大米结合大豆膳食纤维、大豆肽、卵磷脂等活性功能因子产品和低GI米饭等产品。持续推动传统行业功能健康食品产业拓展延伸,积极引入国内外功能健康食品领域顶尖龙头企业,带动功能健康食品全产业链快速发展。到2027年,引入、培育和打造3—5家在区域范围内有较强影响力的功能健康食品企业,总产值达10亿元。

4.食品装备与包装设计逐步建立完善的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和包装设计生产服务体系,有效支撑和提升淮南牛肉汤、八公山豆制品产业以及其他绿色食品产业的配套服务水平。提高加工机械的灵活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开发柔性适度加工技术和装备,发展适应绿色食品多品种、柔性化、小批量的个性化产品。推动智能制造装备数字化迭代升级、规模崛起、突破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食品包装与智能制造装备企业。2027年,引入、培育或壮大3—5食品智能装备制造和包装制造及设计企业,总产值达10亿元。

四、重点工程

坚持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全力组织实施双招双引、园区建设、企业培育、创新驱动、产业链升级、品牌质量提升、开放合作等七大战略性工程,全面提升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水平。

(一)“双招双引”工程瞄准行业头部企业,深入研究绿色食品产业梯度转移趋势、技术发展态势,细化梳理绿色食品产业的链接点、发力点、突破点,建立招商引资目标企业信息库和重点客商资源库。充分发挥绿色食品产业招商专班作用,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立足淮南农产品资源和绿色食品产业基础,精准招引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龙头企业、配套企业。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以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等区域为重点招引方向,主动对接、靶向招商。2027年,全市新增绿色食品产业招商引资项目200个,其中投资额20亿元以上项目5个、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引进绿色食品产业投资总额100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投资促进局、市绿色食品产业招商专班成员单位,各县区、园区)

(二)园区建设工程高标准建设寿县农产品加工园区、淮南(凤台)国家农业科技园、八公山绿色产业发展园、毛集绿色食品产业园、潘集豆制品产业园等重点园区。支持各县区结合区域特色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园、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引导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强化园区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园区标准化厂房、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配套。积极引进知识产权、科技咨询、人力资源等领域第三方服务机构,为园区企业提供精准专业服务。加快推进园区、产业集聚区周边商业、医疗等生活配套建设,全面提升园区吸引力。到2027年,全市建成绿色食品产业园区8个,园区集聚绿色食品规上企业累计达150家。(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科学技术局、市经济和信息化 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各县区、园区)

(三)企业培育工程深入实施龙头企业引培示范工程,鼓励现有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打造行业前沿拳头产品,加快成长为行业内龙头企业。支持关联企业通过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有效整合资源、资金、项目、科技、人才等要素,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向集团型企业进军。加大对绿色食品企业在政策、资金、人才、服务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速数字赋能,通过数字化技改和平台化服务赋能,推动传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能力。引导中小企业主动对接龙头企业,嵌入产业链分工体系,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形成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的融通发展格局。2027年,全市绿色食品产业链企业达1000家,其中规模以上350家。培育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0家、国家级6家。(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学技术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各县区、园区)

(四)创新驱动工程鼓励企业、园区主动对接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江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探索共同组建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积极开展产学研推合作,探索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运营模式,加速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应用。支持绿色食品企业联合组建技术联盟,推动区域知识共享、协同创新。加快建设一批绿色食品领域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为绿色食品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培养提供平台支撑。支持金融机构开发科技创新贷、科技创新保险等金融产品,谋划设立专项基金,突破绿色食品产业研发资金制约。主动对接绿色食品领域专家、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争取面向企业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带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2027年,全市绿色食品企业建立各类研发机构350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60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0家,专精特新企业40家。(责任单位:市科学技术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各县区、园区)

(五)产业链升级工程大力发展现代种养业,加快高标准农田、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提高粮食、生猪、家禽等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寿县大米、店集贡米、马店糯米、淮南麻黄鸡、寿县白鹅、潘集酥瓜、曹庵草莓、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建设,加强产区质量检测,谋划开展优质、绿色食品加工原料评优认证活动,提升优质绿色食品原料供给质量。鼓励加工企业与种养殖企业联动发展,支持加工企业推广工厂+基地”“公司+农业合作组织经营模式,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和订单生产等方式,建立稳定的原材料供需关系,带动本地种养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支持优质(专用)粮、畜禽、水产品、蔬果、豆制品、乳制品、食用菌等优势主导绿色食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开发营养均衡、养生保健、药食同源的加工食品和质优价廉、物美实用的非食用加工产品,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空间。2027年,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产值与原料产值之比达2.8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创建优势特色产业链2个。(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县区、园区)

(六)品牌质量提升工程建立绿色食品基地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安全使用农兽药、肥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保障绿色食品原料端生产过程质量安全。建立健全生产管理档案制度和质量可追溯制度,确保绿色食品加工端生产安全可追溯。鼓励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建立绿色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会商机制,引进高水平检验检测人才及企业,健全绿色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不断提升淮南绿色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统筹做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协同发展,做大做强淮南麻黄鸡、凤台淮王鱼、店集贡米等现有品牌。依托优势绿色食品企业,加快培养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高的绿色食品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县区、园区)

(七)开放合作工程加快构建淮南、合肥农产品运输、农业科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产品直销的绿色通道,强化两市在鲜活农产品运输、交易、农业技术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等方面协同合作。主动对接闵行区,全面加强与闵行区在绿色食品领域的合作,探索共建绿色食品产业园、生产基地,共同谋划推进一批产业转移项目。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闵行区科研院所与淮南市建立技术转移长期合作关系,构建孵化在闵行、产业在淮南”“研发在闵行、生产在淮南协同创新和发展模式。加强农业产业化合作,在闵行区设立淮南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促进淮南优质绿色食品对接上海市场。(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市商务局,各县区、园区)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顶格打法。实行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淮南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重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负责推进日常工作、调度督导。发挥考核导向作用,将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和市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作为衡量各级各部门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绩的重要内容。各县区园区参照建立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组织领导、工作推进体系,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加强考核评估,为淮南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强化政策支持落实淮南市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淮南牛肉汤产业发展专项支持政策,对绿色食品企业开展上市、兼并重组、新上项目、技改、科技创新、质量品牌建设等工作给予支持。组建绿色食品业发展基金,切实降低企业融资难度和成本,通过高含金量的支持政策,吸引和带动更多实力企业共同做好淮南绿色食品产业大文章。

(三)强化要素保障完善资金、土地、人才、数据等要素支撑,确保各项政策可落地、可操作、可见效。支持绿色食品深加工领域重大高收益项目、重点企业改建扩建用地,提高用地投入产出比。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绿色食品生产领域,鼓励企业加大研发、购置设备以及投入设施,统筹用好财政资金,综合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保费补贴、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保障产业链生产供应能力。

(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务服务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服务环境,提供一站式的高效便捷服务,提高工作效能。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保障绿色食品企业重大招商项目顺利实施。充分发挥各类服务机构作用,支持各类服务机构快速发展,精准为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融资信息、人才培养、经营管理等服务。加快成立绿色食品行业商会、协会,发挥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附件:1淮南绿色食品产业原料供给保障

2淮南市绿色食品产业布局


附件1

 

淮南绿色食品产业原料供给保障

 

原料产品

主要区域

稻米

寿县、凤台县、潘集区等沿淮水稻、糯稻种植基地

小麦

寿县、凤台县、潘集区、毛集实验区中弱筋专用粉小麦沿淮软质小麦种植基地

大豆

寿县、潘集区、八公山区等高蛋白大豆种植基地

蔬果

寿县、凤台县、潘集区、谢家集区、大通区优质蔬果及预制菜专用原辅料供应基地

食用菌

寿县、大通区凤台县、潘集区

生猪

寿县、凤台县规模养殖场

肉牛

寿县、凤台县、潘集区、毛集实验区等淮南牛肉汤专用黄牛养殖基地

家禽

寿县、凤台县、田家庵区、潘集区淮南麻黄鸡、寿县白鹅养殖基地

水产

寿县稻渔综合种养基地、高塘湖、瓦埠湖、焦岗湖等大水面生态养殖基地

奶业

大通区凤台县牧场


附件2

 

淮南市绿色食品产业布局

 

八公山区:以八公山区绿色发展产业园、八公山豆腐食品产业园、八公山牛肉汤产业园为基础和依托,打造一区的淮南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核心聚集区重点发展八公山豆制品加工产业、预制食品加工产业、淮南牛肉汤及配套加工产业,延伸拓展休闲食品加工产业;打造豆腐文化体验、工业旅游融合目的地;积极与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紧密互动,构建全市绿色食品产业研发与创新中心,打造集中的公共检测平台。

谢家集区:以淮南西商农商城为核心,打造淮南牛肉汤全要素交易市场,服务周边区域的绿色食品商贸交易和冷链物流的枢纽中心,有效支撑淮南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集聚区建设;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打造淮南绿色食品贸易流通的核心载体,构建区域冷链物流枢纽,推动淮南优质绿色食品高效对外输出。

寿县:重点承担三园中寿县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建设任务,充分发挥良好的地理区位和产业聚集优势,高起点打造稻米精深加工、八公山豆制品精深加工与全链条利用、各类速冻调理预制菜加工以及小龙虾、甲鱼等高附加值水产加工等产业;持续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引入和聚集优势企业,打造方便食品类、预制菜类、休闲食品的原辅料供应和终端产品加工产业,延伸拓展调味品配料加工、功能健康食品加工和食品装备包装产业,构建全市绿色食品加工和供给重要基地。

潘集区:承担三园中潘集区绿色食品园建设任务,有效整合和升级当地已有产业和资源,与一区”“多基地开展深入协同联动与互补,重点发展豆腐、腐竹、响铃卷规模化的鲜制豆制品加工产业、打造豆渣饼干等豆制品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产业,延伸拓展休闲食品加工产业。坚持发展粮食生产加工企业,重点发展水稻、小麦等优质农产品。

毛集实验区:承担三园中毛集绿色食品产业园的建设任务,依托毛集牛肉汤文化融合产业园,打造淮南牛肉汤文化传承和展示集中区域,重点发展淮南牛肉汤及配套产业,建立淮南牛肉汤研发、创新、检测和标准化基础的核心载体,延伸拓展各类预制食品产业。

凤台以凤台开发区食品园区为基础和依托,充分发挥绿色农产品资源的供给优势,重点发展肉牛屠宰产业及配套加工、预制菜加工、糯稻加工等产业,为全市绿色食品产业提供有效资源供给和配套保障服务。西北部区域打造粮食生产加工园区,重点发展水稻、小麦等优质农产品。

田家庵区:以淮南安成经济开发区为基础和依托,充分发挥已有的工业厂房、产业基础和人才聚集优势,重点发展淮南牛肉汤及配套加工产业、方便休闲食品产业,延伸拓展休闲食品加工产业、调味配料产业,积极打造全市绿色食品产业研发和检测的重要载体,构建区域范围的重要冷链物流节点。

大通区:整合周边企业和优势资源,围绕淮南牛肉汤、食用菌两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淮南牛肉汤产业及淮南牛肉汤数字运营基地,培育食用菌精深加工产业和休闲食品加工产业,打造淮南地区重要的优势特色绿色食品供给和加工基地。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