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回应】淮南市2024年夏种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4-06-12 08:26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淮南市2024年夏种技术总体思路:聚焦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单产提升,优化品种布局,集成推广高产优质多抗品种、高产高效栽培、肥水高效利用、病虫害绿色防控、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为秋季粮油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一、水稻

(一)优化品种布局,提高良种覆盖率

按照品种类型与生态区域相配套、品种特性与适宜播期相配套、高产与优质相配套的原则,以高产、优质、抗性强、风险小、综合性状好为标准,结合我市生产实际,在品种布局上,选用综合抗性好、品质达国标三级以上的大穗型杂交中籼和穗粒兼顾型常规中粳品种。

(二)做好种子处理,预防种传病害和检疫性病害

水稻上重点要防治的种传病害是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这两种病害可防不可治,在播种前用药处理水稻种子,是预防这两种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用药浸种预防水稻恶苗病,可以选用亮地氰烯菌酯、乙蒜素等药及其混配剂戊唑醇·乙蒜素。种子包衣可以选用种菌唑、氟唑菌酰羟胺等药及其混配剂或组合。用于拌种或种子包衣防治恶苗病的混配剂产品有霉灵·精甲霜·氰烯酯、氟环··精甲、甲霜·种菌唑、精甲·咯菌腈等。用于浸种或种子包衣防治干尖线虫病的药有杀螟丹,兼防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可以将防治恶苗病的药与杀螟丹混用,或者直接选用混配剂。能兼防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的混配剂,用于浸种的有氰烯·杀螟丹、杀螟·乙蒜素、氟啶··杀螟等。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我市常年发生普遍,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可用20%噻唑锌悬浮剂200-250倍液浸种,24-48小时后进行催芽播种,浸种时要求药液淹没种子。也可在播种前按每公斤稻种用20%噻唑锌悬浮剂20克兑水20毫升的拌种液均匀拌种,稍阴干后播种。

(三)合理选择适宜播期、播量和播栽方式

1、移栽稻。移栽水稻主要有手插移栽和机械移栽,育秧方式有水育秧、旱育秧、湿润育秧和机插小苗的盘育、工厂化育秧等。无论那种移栽方式,培育壮秧是高产的基础,也是发挥水稻良种产量增产潜力的前提。虽然育秧方式不同,壮秧的形态、生理指标存在差异,但有其共同原理和判辩指标,即移栽后根系爆发力强,缓苗期短,分蘖按期早生,并有利于构建高产群体。

培育壮秧培育壮秧要抓好最佳播种期、适宜的秧龄及相应的播种量。(1)手插秧。4月下旬-5月初播种,杂交中籼亩播量10-15kg,常规中粳亩播量40-50kg,秧田与大田比为1:10-15。秧龄35-40天,叶龄6-8叶,苗高20cm上下,带蘖苗80%以上,多数苗带蘖2-3个,根系短、白、粗、多。(2)机插秧。520日前后播种,每亩大田用秧盘16-28/亩,杂交中稻每盘播芽谷90g-100g,折合干种70g80g;常规稻每盘播芽谷130g150g,折合干种100g-120g,秧田与大田比为1:100左右。秧龄18-25天,叶龄3.5-4.5叶,苗高15-25cm,植株矮壮,茎基粗扁,叶挺色绿,根多色白,平均单株带蘖 0.30.5个,无病虫害。2叶一心前,湿润管理;2叶一心至移栽旱管为主。培肥营养土的苗期一般不追肥,仅追送嫁肥送嫁药。未培肥直接用素土播种的,要早施断奶肥送嫁肥。秧龄20天以上的要要配套化控管理,一般采用壮秧剂培育营养土,或稀效唑浸种,或一叶一心期喷施多效唑。

合理基本苗、高质量栽插。提高整地质量,要求田面平整、水深适宜、经过沉降。65日~15日移栽。手插秧杂交中籼按4×89寸规格,亩穴数1.61.8万穴,每穴茎蘖苗45苗,每亩基本苗68万;常规中粳按7.5×44.5寸规格,亩穴数2.02.2万,每穴茎蘖苗45苗,基本苗每亩810万。

机插秧可按照12-16cm×30cm规格插秧,常规品种选择行距为25cm的插秧机,亩插1.5-1.7万穴。杂交稻每穴苗数2-3本,常规稻3-4本浅植。机插深度调节控制2.0cm左右,漏插率5-8%,伤秧率4%,均匀度合格率85%

2、直播稻。与育秧栽培稻相比,直播稻具有省工省力节本、便于机械化播种和有利于劳力少耕地多的地区稳定水稻种植面积等优点,适应了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现状。但不容忽视的是,直播栽培在大面积生产中仍存在许多明显的问题:温光资源利用不足,单产水平难以提高;大田整作质量要求高,杂草防除难度大,苗期管理比较困难;播种浅,根系入土不深,后期容易倒伏。要因地制宜发展直播稻。在人少地多、劳动力紧缺、机械化水平较高和中低产地区水稻上应用。

合理选择品种。选用符合高产优质的目标,综合抗性特别是抗倒性好,熟期适宜,确保安全齐穗,并经当地试验示范成功的品种。以早、中熟杂交中籼稻为主,中熟中粳为辅,全生育期120天左右。

精细整地、一播全苗。水直播田:要精细整田,标准达到湿润育秧的秧田标准,高差不过寸,寸水不露泥。播种前15天左右耕翻后,浅水诱草,再经耙、耖、平整田面,达到以水诱草,以土灭草的效果。旱直播田:整地要做到耙透、耙匀、耙碎、耙实,无明暗坷垃,土壤上虚下实,一般在旋耕后耙平、耙碎土垡播种;秸秆还田的,先翻耕掩茬,再耙碎、耙平土垡播种。旋耕深度在1516厘米,耕翻深度在20厘米左右。

适期播种。适期播种是保证全苗和安全齐穗的关键措施。中稻品种的播期安排要注意避开抽穗扬花期的高温影响,以4月下旬至5月初为宜。小麦茬口的必须在615日前播种结束。并于相应熟期的品种相配套,要防止寒露风,保证在91015日前能安全齐穗。

适宜的播种量与播种方式。要选优质良种,做好种子处理和浸种催芽,催芽程度以破胸露白为度。中籼常规种2.53.0公斤,中籼杂交种1.52.0公斤,中粳常规种45公斤。杂交稻每亩基本苗5-6万,常规稻每亩基本苗6-8万。

水直播可撒播和点播,大面积的直播可用机条播。播种时宜采用与湿润育秧田泥浆播种相同,关键是要确保均匀度。播后轻蹋谷入泥,视天气保持畦面湿润、半旱状态或上浅水护芽。旱直播保证浅播浅覆盖。

(四)因地制宜、分类除草

1、人工移栽及抛秧稻田。杂草防控采用一次封(杀)策略。在秧苗返青后,杂草出苗前,选用丙草胺、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同时保持3-5厘米水层3-5天;或者在杂草23叶期,根据杂草发生情况,茎叶喷雾处理药剂选择同机插秧田。

2、机插秧大田。杂草防控采用一封一杀两封一杀策略。一封:在插秧前35天结合整地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等药与苄嘧磺隆等药混用或混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二封:插秧后57天选用丁草胺、丙草胺、苯噻酰草胺、丙炔草酮·丁草胺、苄嘧磺隆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注意两次封闭要选择不同的类型药剂,以防单一成分使用过量产生药害。一杀:插秧后1520天,选用唑酰草胺、氯氟吡啶酯、三唑磺草酮(粳稻品种安全)、氰氟草酯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选用吡嘧磺隆、24氯钠、氯氟吡啶酯、灭草松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鸭舌草、耳叶水苋等阔叶杂草及莎草。

3、直播稻田。杂草防控采用一封一杀(一补)策略。干籽播种的田块播后苗前选用丁草胺、二甲戊灵、仲丁灵、异草松等与药及其与苄嘧磺隆、吡嘧磺隆、草酮等复配制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催芽播种的田块,选用加安全剂的丙草胺(产品登记用于直播稻田)、丁草胺、苄嘧磺隆等。第一次药后1520天选用唑酰草胺、氯氟吡啶酯、氰氟草酯、异草松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稗草、千金子、马唐等禾本科杂草,选用24氯钠、灭草松、氯氟吡啶酯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鸭舌草、丁香蓼等阔叶杂草及莎草。根据田间残留草情,选用茎叶处理除草剂进行补施处理。

4、注意事项

1)封闭除草旱直播田要保持土壤湿润,为防药害产生,药后至秧苗一叶一心期必须保持厢面不积水,机插秧田确保水层不能淹秧心,同时沟系要配套,多雨天气确保能做到雨止田干。

2)茎叶处理最佳施药时间是杂草4叶期前,轮换不同除草剂产品,要控制施药量,减少因除草剂使用不当引起的药害事故。

3)采用药土、药肥法必须要二次拌药,先用少量细土将药剂拌匀后,再均匀混到细土或肥料中。

(五)合理肥料运筹

1、移栽稻。施肥原则:坚持增施有机肥,合理施配方肥;前肥后移,减少基蘖肥,增施穗粒肥,主攻大穗。

施肥方法:氮肥基蘖肥与穗肥比例,单季籼稻为7:3-6:4,粳稻为6:4-5.5:4.5。穗粒肥,杂交籼稻以保花肥为主,粳稻以促花肥为主。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基肥:穗粒肥的比例为5:5

施肥时期:基肥中有机肥在耕前、化肥在耕后整地前施下;小苗机插的促蘖肥分2次施用,第一次整地后施耖口肥,第二次在栽后57天。穗粒肥中促花肥在第一节间拔节后、抽穗前25天左右(倒3.5叶抽出时)施下,保花肥在抽穗前15天左右(倒1.5叶抽出时)施下。

2、直播稻

施肥原则:直播稻的施肥必须针对其生育特点,合理施用基肥和追肥。施肥总量在同等产量条件下比手插秧增加5%-10%。追肥少吃多餐,勤施薄施。

基肥宜采用全层施肥法,即结合稻田耕翻,使腐熟的有机肥分布于10厘米的土层中,并将5060%的氮肥、100%的磷肥、7080%的钾肥在耙田时一次施入,3叶一心期和45叶期分别追施一次氮肥(占氮肥量30%),余下1020%的氮肥和2030%的钾肥作穗粒肥(拔节后)施用。

(六)科学水浆管理

1、移栽稻。全生育期采取浅湿干间歇灌溉技术,适度提前烤田控制高峰苗,防止后期断水过早。杂交中籼最高茎蘖苗控制在25/亩左右,成穗18万左右。常规中粳稻最高茎蘖苗控制在29/亩左右,成穗22万左右。拔节初期(第一节间定长)至抽穗开花期以浅水湿润交替为主,不能受旱。灌浆至成熟干湿交替,收获前一周断水。

2、直播稻。播种后至三叶期的科学管理是保证全苗的关键。对浸种催芽的,播后应保持田面湿润,有利发芽整齐,促幼芽粗壮,根系下扎。旱直播的,播后及时灌出苗水,保证一次性早出苗、出齐苗。水直播的当全田总茎蘖苗数达到预期穗数80%90%时开始露田,到幼穗分化前以晒田为主,烤田宜分次轻晒。孕穗至抽穗期应间歇灌溉,以后常灌跑马水,干干湿湿,保持根系活熟到老。旱播旱管的遇旱要及时灌好分蘖水、拔节孕穗和抽穗灌浆三次关键水。

(七)病虫害防治

防治时期、防治药剂和防治方法参照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适时防治。

二、大豆

1、选好种。选择生育期适宜,高产稳产、抗病抗倒、品质优良的品种。 
      2、不重茬。豆类具有根瘤固氮作用,残根残叶对培养地力有良好作用,是小麦、谷子、玉米等作物的极好茬口。但是,豆类重茬,特别是多年重茬减产严重。 
      3、巧播种土壤水分是豆类出苗好坏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先浇足底墒水,再播种就能确保全苗。

1)根据土壤墒情巧播。麦收后土壤水分在18%左右,或一次降雨10毫米以上,可抢墒播种,否则一定要造墒播种。对于土壤墒情差的抢墒播种中,出现较大点片面积的缺苗,要及时补籽、补水。

2)巧定播种行距。植株高大、分枝多、株型松散的品种类型,适宜种植行距较大些,反之,种植行距要缩小。另外,土壤水肥条件好,行距适当加大,水肥条件差,行距适当缩小。

3)巧定播种量。豆类一般亩播量46公斤。一般分枝多,株型高大松散类型的品种,留苗密度小一些,反之,株型紧凑,分枝少,以主茎结荚为主的品种,留苗密度大一些。整地质量差,土壤墒情差,或种子发芽率低,应选择较大播量。反之,选择较小播量;种子粒大,播量适当增加,反之,适当减小;土壤地力、水肥条件好的地块留苗密度宜小些,反之,宜大些。
     4、精心管。

苗期。主攻方向:苗全、苗匀苗壮。 技术措施:(1)施足底肥:复合肥15—20公斤。(2)疏密补稀:及时间苗,防止疙瘩苗拥挤苗。(3)苗期一般不追肥浇水,蹲苗防倒。对于特殊干旱年份或底肥不足或有缺肥症状,要及时浇水追肥。(4)及时中耕除草。(5)防治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和苗期蚜虫、红蜘蛛、棉铃虫、造桥虫、菜青虫等害虫。

开花期。主攻方向:健壮、防旺、增花、增荚 开花期高产长相:开花期封垄,结荚期透光。 技术措施:(1)关键期追肥:开花期至花后10天,根据田间长势适时、适量追施尿素5—10公斤。(2)对于密度大,节间长,有疯长趋势的地块,开花初期喷施抑制剂(多效唑)防止旺长。(3)结荚期喷施抗逆性调节剂或微肥,增花、增荚、增粒重。(4)防治棉铃虫、菜青虫、豆荚螟等要掌握最佳时期、应用高效低毒农药、复合用药的原则。

鼓粒期。主攻方向:保绿叶、防落荚、防秕荚、增粒重 。鼓粒期高产长相:荚多粒多,高而不倒。

技术措施:(1)喷施抗逆性调节剂或微肥,保绿叶、防落荚、增粒重。结荚鼓粒期,温度高,蒸发快,及时浇水 。掌握无风快浇,风大停浇的原则,防治后期倒伏。3防治豆天蛾。(4)拔除田间杂草。
    成熟期。主攻方向:粒粒归仓,保质增效。技术措施:(1)适时收获:整株豆荚、豆粒呈现品种原有色泽, 叶片发黄脱落,干物质积累不再增加时,籽粒水分下降,为大豆成熟期。成熟后就可人工收获,机械收获可以晚一些。高油大豆适宜早收(黄熟成熟),高蛋白大豆适宜晚收(过熟期)。(2)防爆荚:对于爆荚(颤角)品种要提前收获,防止丢粒。(3)防丢粒:要调试好收割机,发现丢粒,找出原因,及时解决。(4)防混杂:在收获、运输、晾晒、筛选过程中,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混杂。
     5、防草害。豆类田间的杂草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马齿苋、灰菜、铁苋菜等杂草。除草不及时(尤其是马唐、牛筋、马齿苋),遇有连阴雨,时有发生草吃苗现象。杂草控制住了,虫害也就轻了。防止草害的方法,一是结合中耕人工除草,既疏松了土壤,又起到了培土防倒作用。二是化学除草,出苗后,常用除草剂有精禾草克、盖草能、稳杀得、苯达松等。

三、玉米

1、优选良种,种子处理。科学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

熟期适宜、耐密抗倒、高产稳产、多抗广适、综合性状优良 的玉米品种。选购经过分级和专用种衣剂包衣的高质量单粒 精播种子,根据当地病虫发生情况可进行二次包衣,播前开 展晾晒等种子活力提升处理。

2、抢早播种,贴茬直播。压茬推进冬小麦收获和夏玉米播种工作,小麦收获时秸秆粉碎均匀还田,有条件的秸 秆打捆离田,及早适墒贴茬直播夏玉米,选用多功能、高精 度、种肥同播的玉米单粒精播机械,注意种、肥隔离,避免 烧种烧苗。

3、合理密植,优化群体。根据耐密品种特性及生产条件等确定种植密度,一般选择60厘米等行距种植,地力水平高、光照充足、灌溉条件好的地块可适当扩大行距缩小株距,播深3-5厘米,每亩保苗 5000 株以上,确保实收穗数4800穗以上。

4、科学肥水,一喷多促。按照周年水肥精确定量调控技术供应水肥,中后期做好一喷多促,确保群体均匀、整齐、健康,打好高产基础。对种植密度偏大、生长过旺地块,以及风灾倒伏频发地区,可在拔节期至小喇叭口期喷施化控 试剂,缩节壮苗,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

5、监测预警,防灾减损。加强病虫害特别是草地贪夜蛾、玉米螟、褐斑病、茎基腐病和南方锈病等预测预报,大力推进统防统治、联防联控。绿色防控,遏制病虫暴发危 害。 可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开展无人机飞防,适当增加沉降剂,确保飞防质量。做好田间杂草防控,注意区分苗前和苗后用除草剂,控制好除草剂兑水浓度和喷施时间。加强气象风险监测预警,重点防范伏旱、洪涝、高温热害和台风等灾害,采取对应防灾措施。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