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任务分解》市农业农村局承担任务三季度落实情况表

发布时间:2024-10-23 10:07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序号

主要任务

牵头科室

落实情况

存在问题

完成状态

自评情况

1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

2024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99元,居全省第15位;同比增长6.4%,居全省第13名。

增速未达到预期目标。

滞后序时

较好

2

粮食产量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

种植业与种业管理科

据农业农村部门预测产,2024年全市粮食面积797.69万亩,总产331.43万吨,其中大豆播种面积32.12万亩,油料播种面积29.48万亩。

已完成

3

组织开展本地产品进机关、进高校、进企业、进矿区活动,建立产销对接机制,支持龙头企业开展产能对接、协作配套等携手行动,推动淮材相遇、淮品共享。

乡村产业发展科

综合科

成功举办第三届转型发展大会绿色食品产业对接会的基础上,筹办“二十四节气之城”推介会暨“中国天气”品牌赋能乡村振兴秋分节气发布会,重点推介淮南节气城市特色景观、物产物候和绿色食品产业,邀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网等20余家央媒、党媒和省内外绿色食品头部企业参加,期间举办绿色食品推介大会。

抓科教平台合作,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合作,共建大豆产业研究院,正在深度推进合作;64日省农业农村厅科技处、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专家组来淮专题调研,对淮南牛肉汤科技项目意向强烈,谋划项目资金2800万元。

先后组织60余家企业参加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上海农展、农民丰收节展销、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国际预制菜博览会等国内著名展销会。

产销对接平台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已完成

4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新招引项目60个、新开工25个、竣工投产15个,加快八公山绿色食品产业园、毛集绿色食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产值增长11%以上。

乡村产业发展科

截至三季度末,累计新增绿色食品产业项目123个、总投资161.4亿元。其中,签约项目72个,涉及90.5亿,亿元以上投资项目33。开工项目28,涉及36.6亿元。投产项目23个,涉及34.3亿元1-9月,我市拥有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72,实现产值累计120.6亿元,增速是7.1,全省第三,皖北第一。

有的县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办法不多,思路不宽,招引绿色食品产业项目措施不够、氛围不浓、进展较慢。

序时推进

5

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全年粮食总产320万吨以上。

种植业与种业管理科

据县区农业农村部门预测产,2024年全市粮食面积797.69万亩,总产331.4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25%2.79%

已完成

6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1万亩、补充耕地0.75万亩、旱地改水田1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1万亩。

农田建设管理科

2024年,全市在建高标准农田面积26.83万亩,超计划5.83万亩。

序时推进

较好

7

抓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养护,实施永幸河大型灌区等现代化改造。

农田建设管理科

对完成验收的2023年度项目,指导县区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制定管护措施,对工程量以清单当时移交乡镇村。同时,市财政局对市辖区按照3/亩,对市辖县2/亩落实管护经费。

序时推进

较好

8

大力推进种业振兴,加快建设1万亩高标准良种繁育基地。

种植业与种业管理科

在淮南农场建设1万亩高标准良种繁育基地,实现并超过了吨粮田的目标,基地繁育以小麦种子生产、经营为主,对接安徽皖垦种业有限公司,提供年产小麦种子约800万公斤,公司种子远销皖、豫、苏、浙、鄂等省。先后投入6000万元,利用自有资金改善公司灌溉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农业效益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已完成

9

推动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扩面提质增效,建设综合农事服务中心21个,全程托管面积350万亩以上。

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

举办2024年农业生产大托管培训班,完成全市21个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项目验收。制定2024年农村土地确权电子证照发放工作方案,拟完成200个村的电子证照发放工作,预计11月底前完成。截至2024年三季度,大托管面积188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7.64%

序时推进

10

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农田建设管理科

对全市3859个点位开展表层和剖面样的采样、制备、检测、验收及成果编制工作。

序时推进

较好

11

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延包试点

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

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印发《关于印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召开全市二轮延包乡镇试点工作调度会议,确定8个乡镇,涉及73个村、973个村民小组、40610户,66.67万亩耕地,目前已完成摸底核实65个村、38101户农户,制定方案共48个村、629个村小组。

序时推进

12

推动肉牛振兴计划与淮南牛肉汤产业联动发展,积极申报肉牛国家特色产业集群,建设5个肉牛标准化养殖基地、1个现代化屠宰加工供应基地,肉牛饲养量超11万头。

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推广标准化的规模养殖,开展标准化示范点的创建工作。目前已建成千头以上标准化规模牛场6个。

推进肉牛产业项目工作。目前在建规模牛场11个,在建肉牛屠宰企业2个。截至3季度,肉牛饲养量达8.1万头。

部分肉牛项目进度较慢,加大引入一批较大的肉牛养殖项目。

序时推进

较好

13

全力加快淮南牛肉汤区域公共品牌申报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注册。

乡村产业发展科

《淮南牛肉汤》等11项团体标准4月底已发布。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受理淮南牛肉汤集体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材料已报省市场监管局。正在申报淮南牛肉汤预制菜加工技术规范省级地方标准,上报省卫健委立项制定淮南牛肉汤食品安全标准。旭咚食品制定并申请备案《淮南牛肉汤(速冻品)》企业生产标准,产品入选《2022年首批全国预制菜(预制农品)登录宣展名录》。

《淮南牛肉汤》等团体标准推广还需要持续用力。

序时推进

14

狠抓淮南牛肉汤发展规划及专项政策落实,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谋划实施百城万店计划,加快牛肉汤全要素市场等项目建设,全产业链产值增长18%以上。

乡村产业发展科

建设八公山牛肉汤产业园、沛鑫(台湾)牛肉汤产业园、寿县豆制品加工园等专业园区,集聚旭咚、宜生食品等牛肉汤预制菜企业20家、年产能10万吨以上。实现淮南牛肉汤销售全世界,形成全市1600家经营门店、全国超3万家实体门店的实体经营格局。进驻淘宝、抖音等各大销售平台,直播带货覆盖全网全时段,产品远销阿联酋、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淮南牛肉汤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十一”期间,淮南市、县、乡村联动,打造淮南牛肉汤美食消费新场景。确定符合牛肉汤政策兑现的项目企业和单位共计16家,奖补资金641.69万元。

淮南牛肉汤加工企业规模不够大。

序时推进

15

积极发展豆制品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淮南牛肉汤专用原料大豆基地、豆制品产业园等建设,全产业链产值增长15%以上。

乡村产业发展科

成功申报皖北大豆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八公山镇大豆产业强镇,争取中央资金5400万元,对9家豆制品加工企业设备和厂房进行升级改造。全市已集聚豆制品生产加工企业近150家、年产能约35万吨,开发豆制品品种200多个,淮南豆制品已由较为单一的传统品种增加到现在的千余种豆腐菜肴制品和休闲类制品。全产业链产值突破45亿元。全力推荐“八公山泉、玛瑙泉”等淮南豆制品参与长三角绿色农产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引导大豆产品先后参加中国国际农交会、食博会、进博会和上海农交会等大型展示展销活动。

豆制品加工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

序时推进

16

做大乳制品产业,建成生态智慧牧场,新增奶牛存栏5000头。

畜牧水产科

1、已到位资金1亿元,已完成项目备案、土地流转租金和复垦保证金的支付、招标代理机构的选择、地质初勘详勘、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工作,现土方工程项目公开招标已完成正在施工中,目前已完成土方量约13万方,一期土建施工图预算和控制价编制中计划11月下旬挂网招标,后面陆续开展对应设备招标。

2、水土保持方案、环评方案已全面开展。

项目南侧道路建设、高压供电接线端到项目红线外50米、自来水表接到项目红线外、土地进出平衡手续完善、外窑幸福水电站排水站协管权开放等。

序时推进

较好

17

加强与中国农业集团、先正达集团、中国农机院、省农垦集团等央企、省企合作。

乡村产业发展科

抓头部企业合作,与国海创联合作,投资2.5亿元的安格斯牛能繁基地及屠宰加工项目达成合作共识;与凯盛浩丰合作,投资1.6亿元潘集区现代设施农业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寿县正在与先正达集团合作,谋划实施农业一二三产综合开发项目。

寿县与先正达集团合作推进速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序时推进

18

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提升计划,新增经营主体200家。

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

今年以来,新增家庭农场302家,达537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38家,达5503家。

序时推进

19

新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55个。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

2024全市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正在有序推进,今年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任务是55个,现已获批14家企业48个产品,完成率87%。还有6家企业26个产品已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待批。

序时推进

20

深入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新建省级精品示范村10个、省级中心村30个。

乡村建设促进科

成功申报省级精品示范村10个、省级中心村40。目前,全市首批8个精品村总体进度达67.9%左右。2024年度精品示范村已完成规划文本编制及招标工作,2023年度省级中心村项目总体上各县区建设进度较快,10月底前完成省级中心村县级自验。

凤台县、毛集实验区省级中心村建设进度较慢

序时推进

21

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乡村建设促进科

巩固拓展百日攻坚行动成果,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巩固提升督导工作。截至目前,市级督导组已反馈县区各类问题1644个,完成整改1211今年全市改厕任务量为14813户,目前已完成15005户,竣工率101.2%其中寿县、凤台县改厕竣工率分别达到111.7%108%,已提前完成本年度计划任务

经开区改厕目前还未动工

序时推进

22

加强涉农资金整合,优先支持民族乡村加快发展。

计划财务科

帮扶科

2024年衔接资金支出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共计1108万元,实施项目12个,已开工12个,已完工项目3个。直接受益少数民族镇村群众6307人。八公山区闪冲村已列入2023年和美乡村精品村建设名单,预计2025年完工,2024年计划完成投资1530万元。229日申请市财政下达500万元,用于支持闪冲村乡村建设。612日,资金批复下达。

序时推进

23

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强化联农带农、就近就业创业、政策扶持等增收举措。

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

帮扶科

召开全市农民增收调度会(3月、6月,9月)。推进农村改革工作,包括农业生产大托管试点改革、产权制度和三变改革。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及时调度一产产值增长情况,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落地。

动态摸排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需求,通过拓宽转移就业渠道、大力开发公益岗位等措施帮助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实现就业。全市监测对象、脱贫人口务工稳定在6.4万人,乡村公益岗位每年安置脱贫劳动力1.1万人。全市认定就业帮扶车间18个,吸纳脱贫户和监测户就业256人左右,22461名省外务工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享受就业补贴770余万元。

序时推进

24

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百校联百县兴百村行动,鼓励发展新型村庄经济、新型庭院经济,新增集体经济强村50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15%以上。

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

帮扶科

协作促进科

“万企兴万村”情况。一是929日召开全市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二是配合市工商联做好《关于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工作,正在走签发程序。三是截至9月底,我市参与行动的民营企业1019家共实施“兴村”项目1516个,“兴村”790个。

百校联百县兴百村情况(皖西学院定点帮扶)。一是组织乡土人才培训。组织专家教授,前往众兴镇肉牛养殖基地、鳝鱼养殖基地开展现场指导和培训,帮助解决牛棚除臭、鳝鱼养殖病害问题,为产量提升提供解决方案。二是强化科技支撑。发挥“教授博士助力团”作用,组建科研攻关小组,与安徽省春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申报工信厅重大科技项目,帮助解决技术难题,促进企业提质增效。三是持续推进“面向采购”。前往寿县众兴镇采购农副产品1255份,合计金额12.55万元。组织学校食堂企业前往寿县隐贤镇采购大米1万斤,合计金额2.02万元。

出台《关于印发2024年脱贫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帮扶工作要点的通知》(淮农〔202455号),持续推动脱贫地区农业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2024年以来,投入衔接资金7.3亿元,实施产业项目185个。发挥衔接资金撬动作用,助力“秸秆变肉”振兴肉牛产业,纳入2024年度衔接资金项目库的养牛产业项目共计24个,总投资3.14亿元。实施光伏帮扶提升工程,建成村光伏电站744座,2024年已收益2700余万元。新增50万以上集体经济强村35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率在四季度开展统计核实。

序时推进

25

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

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

2024年前三季度开展“三变”改革的村达860个,占改革村总数的95%,参与“三变”的农户达到30.5万户。

序时推进

26

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持续推动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全覆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帮扶科

落实四级网格化管理,全市共建立10729个网格,选聘网格员10779人,常态化开展走访排查。建立部门数据筛查预警工作机制,推广“一码申报”程序,形成“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入户排查、行业部门数据筛查”三线并行监测模式,及时解决各类潜在问题和风险。对农村常住人口开展全覆盖集中排查,对符合条件对象及时纳入监测范围。

截至目前,全市现有脱贫户6203515.7万人,累计识别监测对象监测对象6720户、1.8万人,2024年新识别监测对象381户,风险消除485户,户均享受帮扶措施3.73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精准措施进行帮扶,全市监测对象帮扶措施落实率100%,全市未发生返贫致贫的情况。

序时推进

 监督方式:市农村局办公室6644436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