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六届市政协四次会议第43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5-07-28 17:50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提出的关于发挥国有农场力量、助力农业产业化的提案,经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四大国有农场——淮南农场、寿西湖农场、正阳关农场和东风湖农场,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关键载体,具备土地集约化、生产规模化以及技术体系化的显著优势,在良种繁育、农机应用、标准化生产等领域长期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四大农场总计拥有耕地10.13万亩,可养殖水面1.14万亩。农场业务涵盖小麦、稻谷、豆类及蔬菜种植,同时开展粮食收购、预包装食品生产以及粮油仓储服务。在农业机械化方面,国有农场优势突出。正阳关农场配备118台套先进农机具、4套烘干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7512千瓦;淮南农场建成占地15.2亩的现代化农机装备区,拥有40多台套先进农机具,农机总动力超2200千瓦。在区域农业发展带动方面,四大国有农场积极作为。淮南农场于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全国星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常年社会化服务面积达22万亩次。寿西湖农场充分利用农垦集团资源优势,开展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典型示范与应用推广,提供保姆式一体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当前,四大国有农场在产业升级方面积极探索,部分农场已构建起食用菌、大棚蔬菜、葡萄园、良种繁育和特色养殖等多个高效农业片区,正朝着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的方向稳步迈进。

2023年至今,为探索研究小麦、水稻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淮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淮南农场签订协议,将淮南农场设为垦地共建试验示范基地。2024年,淮南市现代种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的《全市种业振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加强种业基地建设,强化对皖垦种业的种子质量监管与业务指导,扎实推进淮南农场1万亩高标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同年,市农业农村局安排在淮南农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万亩,市财政为淮南农场承担的1万亩高标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提供15万元资金支持。此外,近几年来,省财政陆续安排农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支持寿西湖农场承担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项目。

二、下一步打算

(一)强化种业发展,筑牢农业根基。持续加大对淮南农场1万亩高标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确保基地建设顺利推进。鼓励四大国有农场与科研院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小麦、水稻等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力度,筛选出适合我市种植的优良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并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建立健全种子质量监管体系,强化对四大国有农场及周边种子市场监管,定期抽检种子质量,严打制售假冒伪劣种子行为,保障农民用种安全。

(二)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积极争取上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加大对四大国有农场购置先进适用农机的补贴力度。优先补贴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飞防无人机、烘干设备等先进农机具,鼓励农场更新换代农机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定期组织四大国有农场农机手参加农机技术培训,提高农机手的操作技能和维护保养水平。邀请农机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推广先进的农机作业技术和模式,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和质量。

(三)拓展农业功能,促进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四大国有农场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对高效农业片区的投入,扩大种植养殖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依托四大国有农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农业景观,积极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支持农场因地制宜地打造一批集农业生产、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农业旅游景点,扩宽增收渠道。

 

        

           

2025616

    正在更新中...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