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工作】《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任务分解》市农业农村局承担任务上半年落实情况表
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主要任务上半年完成情况 |
|||
序号 |
主要任务 |
牵头责任单位 |
落实情况 |
一、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
|||
7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 |
市农业农村局 |
上半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4%,居全省第15位。 |
8 |
粮食产量及播种面积指标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 |
市农业农村局 |
上半年,全市夏粮播种面积328.48万亩,单产382.18公斤/亩,总产124.39万吨,均较上年度增加,其中总产增幅居全省第4位。完成省下达796.33万亩的粮食播种面积的目标任务。 |
二、重点行动、重点计划及向上争取事项 |
|||
36 |
实施“淮畔良品”提升工程,做好“土特产”文章。 |
市农业农村局 |
印发《关于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实施方案》。5月20日,淮南市“淮畔良品”入沪发布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积极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立“淮畔良品”专店专柜事宜。 |
37 |
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 |
市农业农村局 |
印发《淮南市设施蔬菜现代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8年)》。寿县、潘集区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施农业(蔬菜)更新改造项目已得到国家批复,7290万元投资计划已下达。 |
三、重点工作任务 |
|||
64 |
常态化开展淮品“五进”活动,促进淮材淮用、淮品共享、淮品出淮。 |
市供销社、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工信局 |
1.印发《强化节日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关于开展2025年运用政府采购政策强化节日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参加第二届安徽供销大集展销活动,举办本土产销对接活动6场。组织开展淮南名特优产品“五进”产销对接活动3场,现场签约近8000万元。组织召开开沃汽车供应链大会。2.上半年,全市31家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实现总产值31.9亿元,同比增长2.52%;沪苏浙地区销售额达14.5亿元,同比增长4.63%;农村产品网销额13亿元,同比增长15%。 |
90 |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产业产值分别增长80%以上、40%以上,新材料、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产业产值均增长10%以上 |
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科技局 |
1.新能源汽车产业:1-5月,纳入省统计监测库规上工业企业营收38.5亿元,同比增长29.8%;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9.5%,高于全省36.8个百分点。2.新能源产业:1-5月份,全市新能源产业总营收达28.9亿元,同比增长21.5%,其中制造业合计营收19.6亿元,增速31.5%,居全省第5位,先进光伏制造业营收18.5亿元,增速30.3%,增速居全省第3位;新型储能制造业营收1.1亿元,增速57.6%,增速居全省第5位。3.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半年预计实现产值74亿元,预计同比增长8.5%。 |
135 |
加强违法建设防控和处置,切实规范城乡建设秩序。 |
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上半年,全市累计开展违法建设巡查检查120次,发现违法建设问题11个,其中5项已督促完成整改,其余6项因未落实整改已移交行政处罚。督办拆除违法建设51处面积6600平方米。核实自然规划项目50个,移送涉嫌违法建设线索7条,出具涉嫌违法建设复函18份,查处自然资源违法案件25宗、面积136.64亩。在田家庵区、八公山区启动了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试点工作。 |
155 |
加快数字乡村等基础建设。 |
市农业农村局 |
组织推荐15家主体申报2025年智慧农(牧、渔)场。组织人员参加农业农村部举办的乡村数字人才培训,做好数字乡村试点工作。 |
159 |
实施“五良两优”工程,推动农业生产“大托管”提质增效,全年粮食总产稳定在320万吨以上。 |
市农业农村局 |
实施“五良两优”工程,组织申报高标准农田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16.93万亩,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8万亩,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占比达94.7%,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81.95%,筹备组建组培育苗中心,稳步试点乡镇强村富民公司建设。上半年,全市夏粮播种总面积328.48万亩,单产382.18公斤/亩,总产124.39万吨,均实现同比正增长。 |
160 |
强化全过程质量管理,建设高标准农田22万亩。 |
市农业农村局 |
1.成功争取202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8万亩。指导寿县、凤台县再次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6.93万亩(寿县8.75万亩、凤台8.18万亩)。启动2024年度全市26.8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作。2.印发《进一步深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开展第一期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回头看”工作。 |
163 |
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支持政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 |
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
上半年,全市累计下达耕地力保护补贴资金4.77亿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0.91亿元,目前各县区正在按照规定流程组织开展补贴发放工作,其中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已兑付完成。 |
165 |
加快淮南牛肉汤、八公山豆腐产业高端化、品牌化、系列化发展,产值分别增长15%以上、10%以上。 |
市农业农村局 |
成功举办2025淮南牛肉汤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签约项目13个、总投资35.85亿元。发布了淮南牛肉汤“中国地标美食”称号。上半年,淮南牛肉汤全产业链产值达195.2亿元、同比增长22%;豆制品全产业链产值达25.1亿元、同比增长11%。 |
166 |
因地制宜发展城郊型现代农业,培育休闲观光等农业新形态,争取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
市农业农村局 |
启动中央下拨资金1亿元的皖北大豆、沿淮糯稻特色集群项目以及中央下拨资金2000万元的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2个。 |
167 |
支持潘集酥瓜、曹庵草莓等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打造一批特色产业村镇。 |
市农业农村局 |
印发《关于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实施方案》,加快草莓组织培养中心建设。成功举办第十四届淮南市潘集酥瓜节。 |
168 |
积极引育优质种苗和优质有机肥产业,提高本地供给能力。新增绿色优质农产品55个。 |
市农业农村局 |
依托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组建技术团队,积极推进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粮油作物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培育粮油作物等植物新品种。为潘集区、凤台县三个酥瓜种植基地提供酥瓜嫁接苗9000棵。完成小麦新品种田间管理和苗情监测工作。上半年,全市新增绿色优质农产品企业15家、产品36个。 |
169 |
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农村产品网销额增长10% |
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 |
组织开展淮南市2025网上年货节、淮南牛肉汤电商直播带货大赛、九龙岗时光小镇电商直播等互联网展销活动,累计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超5000万元。上半年,全市农村产品网销额13亿元,同比增长15%。 |
170 |
培育壮大新农人队伍,发展新型职业农民。 |
市农业农村局 |
印发《全市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起草了《2025年实施乡村人才促进行动工作方案》。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签订《淮南市主要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与应用技术服务委托协议》,建设淮南市特色产业研究院。组建“传统淮南牛肉汤产业链科技特派团”,建设省级“牛肉汤深加工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完成2025年度乡村工匠认定246人。 |
171 |
毫不松懈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提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效能,统筹建立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制度。 |
市农业农村局 |
印发《淮南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部门筛查预警工作的通知》。上半年,全市累计识别监测对象150户451人,“两类人员”非兜底保障户较一季度下降299户,实现监测对象、脱贫人口就业63882人。 |
172 |
深入实施“千万工程”,创建省级精品示范村10个、省级中心村30个。 |
市农业农村局 |
印发《淮南市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精品示范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淮南市和美乡村建设管理导则》。2023年度8个精品示范村项目建设进度88.7%,2024年度10个精品示范村项目开工率29.3%。成功申报2025年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7个,省级中心村38个。 |
173 |
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黑臭水体治理,建设规模化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设施项目3个,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7% |
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 |
印发《2025年淮南市畜禽粪污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联合安徽科技学院谋划制定《淮南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方案,计划改厕10563户,已完成6580户。建成规模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设施2个。上半年,全市累计清运垃圾15.85万吨。截至目前,2025年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总任务66个,已完成33个。 |
174 |
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运行管护机制 |
市农业农村局 |
印发《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深入开展和美乡村建设资金专项整治活动。 |
175 |
探索闲置农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 |
市农业农村局 |
在全市8个县区开展扩大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试点。上半年,全市盘活宅基地542宗,面积28946平方米,带动农民增收503万元,安排扶持壮大新型集体经济项目74个,财政支持资金3300万元。 |
176 |
支持民族乡村加快发展。 |
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 |
市财政对寿县陶店回族乡陶店回族村、潘集区古沟回族乡太平村2个2024年度精品村分别支持500万元。支持陶店回族乡桃园回族村大郢中心村成功申报2025年度省级中心村。2025年衔接资金中支持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共计1099万元,实施项目18个,目前已全部开工。 |
177 |
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推进移风易俗。 |
市农业农村局 |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各县区开展非遗演出、“三下乡”等宣传活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成功申报2025年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7个,省级中心村38个。开展高额彩礼整治,印发《倡议书》。 |
监督方式:市农村局办公室6678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