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工作提示单(第二期)
(第二期 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工作)
各县区农业农村局、经开区社会发展局、高新区土地征收中心:
为全面提升我市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工作水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现就有关工作要求提示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脱贫户61195户154860人、监测对象6978户18910人,其中已消除风险监测对象5878户15706人,占比84.2%。2025年全市新识别监测对象171户521人,风险消除698户2053人。
二、工作提示及要求
一要加强预警信息核查。省贫困监测信息中心每月会同行业部门数据交换比对,生成预警信息。原则上,预警信息应当在5日内将数据推送到村,村级收到预警信息后,10日内完成信息核查,并将核查结果录入省防返贫监测大数据管理平台。如市级、县级已与行业部门进行数据比对并组织开展入户核实,且监测预警子系统中反馈的行业部门预警信息均已包括在比对名单中,不再组织重复入户核查,避免增加基层负担。
二要常态化开展监测对象识别认定。全市2025年防止返贫监测范围统一为9100元。各县区要加强基层干部日常走访,开展部门数据比对,拓展监测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及时纳入监测对象,确保应纳尽纳。对于整户低保户,要逐户分析风险隐患,强化数据比对,符合条件的要及时纳入。要加大“一码申报”“一码通”等推广力度,争取让所有农户都了解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政策和申报渠道。指导基层综合运用农户自主申报、部门筛查预警、网格化监测、日常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监测帮扶,确保“应纳尽纳”“应扶尽扶”。要加强与民政部门的对接沟通,对申请农村低保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农户同步开展监测对象排查识别。
三要强化精准施策。要准确认定监测对象返贫致贫风险,根据家庭成员劳动能力和发展需求,因人因户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实施精准帮扶。对义务教育、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方面存在问题,风险单一的,要及时实施针对性帮扶措施,尽快解决问题。对风险复杂多样的,要分层分类实施综合性帮扶措施,做到管用够用。要更加注重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着力提升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对有劳动能力、有意愿的监测户,至少落实一项产业就业等开发式帮扶措施,引导勤劳致富;对符合条件的无劳动能力监测户,做好兜底保障;对弱劳力半劳力,要创造条件探索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
四要常态化开展风险消除标注。各县区要按照稳定消除风险的要求,对达到风险消除标准的监测对象,严格履行规定程序后,在全国信息系统予以标注。特别是对识别时间超过两年但未标注风险消除的监测对象要重点关注、分类处置,达到标准的要及时履行风险消除程序,仍然存在风险的要深入剖析问题症结,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大帮扶力度。
五要规范监测程序。农户提出申请并作出承诺授权后,按照村级核查、民主评议、村内公示和数据比对、乡镇审核、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公告的程序认定监测对象,一般不超过15天,其中,接到农户申请后2日内完成入户核查,核查后2日内完成民主评议,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乡(镇)审核和县级审定公告分别在3日内完成。监测对象风险稳定消除(包括经过帮扶后消除风险和风险自然消失两种情况),履行入户核实、民主评议公示、审核确认公告等程序后,在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中标注风险消除。寿县监测对象识别、消除程序按照衔接并轨有关要求执行。
淮南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