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2019年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自评报告
一、项目实施情况
(一)目标完成情况及主要成效
2019年,全市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775.22万亩,其中小麦327.77万亩、水稻402.78万亩、玉米6.43万亩、油菜9.26万亩。全年秸秆总380.62万吨,可收集量294.79万吨,综合利用量276.36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93.7%,高于省下达任务增加4.7个百分点,其中,产业化利用量占农作物秸秆利用总量比例达到40.7%,能源化和原料化利用量占农作物秸秆利用总量比例达到27.9%,分别高于省下达任务1.7个百分点、0.9个百分点。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片已完成5处,占任务的100%;商品化基料化利用试点1处,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建成5个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完成率100%;大中型秸秆沼气工程正加快推进建设;标准化秸秆收储点完成32个,完成123%。秸秆发电3万千瓦,凤台秸秆发电项目建成并网发电。
(二)工作举措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根据省农业农村厅、省发改委、省能源局省生态环境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制定的《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实施办法》和《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淮府〔2019〕15号)的要求,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制定了《淮南市2019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实施办法》(淮农秸组办〔2019〕1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市民生办和市农业农村局领导多次深入县区调研对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工作进行督导,有力推动了全市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工作。
2、建立机制,出台政策
市政府成立了由副市长李朝晖任组长的淮南市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把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文件的通知》(皖政办〔2018〕36号)精神,做好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市政府办印发了《淮南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淮南市支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淮南市秸秆综合利用专项考核办法(试行)》(淮府办〔2018〕72号)等三个文件,对近三年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进行全面规划与部署。
3、加大财政奖补力度
对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片每片补助5万元;对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给予100万元专项奖补;对秸秆基料化生产新建设施、新购必要设备给予30%专项奖补,每个项目奖补额度最高不超过50万元;秸秆成型燃料生产点新建设施、新购必要设备给予30%专项奖补,每个项目奖补额度最高不超过30万元;秸秆标准化收储点建设等新建设施、新购必要设备给予30%专项奖补,每个项目奖补额度最高不超过50万元,市与县区按4:6比例兑现奖补资金,县区配套奖补资金从省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奖补资金中切块安排。
(三)落实优惠政策
首先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的生物质压块、沼气等燃料、电力和热力,增值税即征即退100%;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的纤维板、刨花板、细木工板、生物炭等,增值税即征即退70%。其次落实电价政策。符合条件的秸秆捡拾、打捆、切割、粉碎、压块等初加工执行农业生产用电类别价格。另外建立农作物秸秆运输“绿色通道”,车辆通过快检快速放行,整车合法装载捆扎打包后秸秆的运输车辆按规定享受普通公路过路过桥费等优惠政策。探索参照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适当放宽秸秆运输车辆装载要求。
(四)强化综合利用服务
1、加强农机调度。投入拖拉机及配套农具、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等农机具18万台(套)以上。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2000台,联合收割机1.7万多台,秸秆还田机2400多台,旋耕机1.5万台,秸秆捡拾打捆机416台。全市从事秸秆还田作业服务类合作组织450多个。
2、强化宣传服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宣传。淮南日报、市电视台新闻栏目和田野四季风专栏多次报道我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农业部门开通“三夏、三秋”农机服务热线,抓住农时和秸秆综合利用关键时节,通过“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平台、淮南市农机化网、手机短信、热线电话等多途径发布天气预报、收种和还、离田农机作业价格等信息,做好农机作业服务。
3、加强技术指导。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提前做好农机具检修保养、维护,开展农机手培训,提前做好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和秸秆综合利用准备。组织农技人员、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和管水员等深入水稻、小麦生产一线开展生产技术服务,着重加强对小麦、水稻秸秆粉碎还田的管理技术指导,确保水稻、小麦生长正常。
(五)抓好秸秆还田典型推广示范
2019年秋种期间,市农业农村局在凤台县新集常庙村召开了全市秋种工作现场会,大力推进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技术,通过使用旋转犁和 “小麦高畦降渍播种开沟一体机”,完成翻耕埋茬、旋耕、播种、施肥、作畦作业,增强了秸秆还田效果,简化了生产环节,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六)典型经验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市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县区成立的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要认真落实秸秆综合利用主体责任,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明确分工、压实责任、精准施策、合力推进,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全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要围绕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切实落实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机制,细化职责分工,明确目标任务,共同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各县区成立秸秆综合利用专家组,全面负责本辖区项目技术咨询与服务,并结合项目实施,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利用,实现技术投入与产出并重,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顺利实施。
(七)存在的问题
一是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建设用地困难,建成企业运营效益不高。
二是秸秆产业化利用企业发展不快。产业化利用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资本投入不大。
三是收储体系建设的还存在困难。县区部分项目土地指标难落实,办理手续缓慢。此外基本农田上不允许建设秸秆收储点,拉长了秸秆运输里程,增加了成本。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1、认真落实淮府办〔2018〕72号文件精神。市政府办公室已印发《淮南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淮南市支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淮南市秸秆综合利用专项考核办法(试行)》,督促各地认真贯彻落实。
2、抓好明年省下达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任务落实。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按照省2020年民生工程要求,提前谋划,确保按时完成省下达的我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任务。
3、全力推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宣传推介淮南市秸秆利用政策与资源,引进先进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加强工作调研,制定秸秆产业园区建设和扶持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的发展规划,支持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发展。
二、项目评分情况
(一)投入(满分4分,实得 4分)
1.成立机构(满分2分,实得 2 分)
得分依据
市政府文件《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市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淮府办秘〔2018〕133号)、《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调整市农业农村局民生工程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淮农〔2019〕78号)》
2.编制实施办法(满分2分,实得 2 分)
得分依据
《淮南市2019年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实施办法》(淮秸组〔2019〕1号)
(二)过程(满分21分,实得 21分)
3.项目信息报送(满分2分,实得2 分)
得分依据
每月月底前按时报送当月工程进度表和分析报告。
4.项目信息公示(满分2分,实得 2 分)
得分依据
在市县区农业农村局网站公示本年度项目完成情况。
5.自评材料报送(满分2分,实得 2分)
得分依据
已报送年终自评报告和佐证材料。
6.资金监管与使用(满分15分,实得15分)
得分依据认真执行《淮南市财政局 淮南市环境保护局 淮南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淮南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淮财经建〔2016〕926号)规定,对资金的筹集、拨付、使用、监督、管理实行全流程控制。认真落实《淮南市财政局 淮南市环境保护局 淮南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淮南市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及示范园区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淮财经建〔2017〕912号)要求,抓好产业化资金落实,市财政按当年兑现上年的程序落实市级奖补资金,县区负责汇总、核实、上报,确保资金使用效率。
(三)产出(满分67分,实得 67 分)
7.总体目标完成率(满分32分,实得 32 分)
得分依据
统计报表,2019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7%。
8.秸秆焚烧火点数(满分4分,实得 4 分)
得分依据
秸秆焚烧火点数达到年度工作要求。
9.机械化还田示范片(满分4分,实得 4分)
得分依据
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片已完成5处,占任务的100%;商品化基料化利用试点1处,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标准化秸秆收储点完成32个,完成123%。秸秆发电3万千瓦,凤台秸秆发电项目建成并网发电。10.秸秆发电(满分6分,实得 6分)
得分依据
秸秆发电3万千瓦,凤台秸秆发电项目建成并网发电。
11.饲料化或基料化(满分4分,实得 4 分)
得分依据
商品化基料化利用试点1处,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12. 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满分4分,实得 分)
得分依据
统计报表,建成5个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完成率100%;
13.秸秆沼气(满分3分,实得 3 分)
得分依据
大中型秸秆沼气工程正加快推进建设,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14.标准化收储中心(满分10分,实得 10 分)
得分依据
统计报表,标准化秸秆收储点完成32个,完成123%。
(四)效果(满分8分,实得 8分)
15.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满分2分,实得 2 分)
得分依据
16.秸秆综合利用宣传情况(满分2分,实得2 分)
得分依据
17. 企业培育(满分2分,实得 2分)
得分依据
18. 结合扶贫情况(满分2分,实得 2 分)
得分依据
总得分情况。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