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2025年秋粮“一喷多促”技术意见
“一喷多促”是将叶面肥、调节剂、抗逆剂、杀虫杀菌剂等混合喷施,可实现促生长发育、促灌浆成熟、促灾后恢复、促产量提高等多重效应,是秋粮中后期有灾防灾、无灾增产的关键措施。当前我市秋粮作物全面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是实施“一喷多促”的窗口期,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力抓好“一喷多促”喷施作业,着力夯实秋粮丰收基础。
一、水稻
目前我市水稻进入孕穗至抽穗扬花期,重点关注高温、干旱、洪涝、寒露风等自然灾害,结合稻曲病、稻瘟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两病三虫”防治,在水稻破口前、齐穗后、灌浆期等,一次或多次进行喷施。叶面肥可用磷酸二氢钾、尿素、硼肥、锌肥等,抗逆剂可用芸苔素内酯、胺鲜脂等,杀菌剂可用三环唑、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嘧菌酯、肟菌·戊唑醇、氟唑菌酰羟胺等;杀虫剂可用三氟苯嘧啶、四氯虫酰胺、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等。
注意事项:作业时环境风速应小于三级风、气温不宜超过30℃,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时后无露水时进行喷施,避开正午高温时段;施药后24小时内遇中到大雨,要及时补喷。植保无人机喷施作业飞行速度控制在5—7m/s,亩喷液量1.5—3L;飞行高度(离作物冠层的高度)根据载荷重量适当调整,载荷量<50L的机型飞行高度2—3m,载荷量≥50L的机型飞行高度2—4.5m;选择高地隙喷杆喷雾机、车载式担架机进行喷雾作业时,亩喷液量要达到30L以上。
二、大豆
目前我市大豆进入开花结荚期,根据不同苗情、不同灾情、不同病虫,一次或多次进行喷施。叶面肥可选用磷酸二氢钾、中微量元素水溶肥;生长调节剂主要选择三十烷醇、芸苔素内酯、吲哚丁酸、二氢卟吩铁等; 杀菌剂可选用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氟环唑、苯甲·丙环唑等;杀虫剂主要选择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毒死蜱等。
注意事项:作业时间上,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选择在上午9点前或下午4时后进行,遇风力大于3级以上或下雨天气,应停止施药;喷后24小时内如果遇中到大雨,要及时补喷。作业方式上,采用植保无人机喷药时亩喷施药液量应在2升以上,并添加沉降剂,适当控制飞行高度和速度,并规划好施药飞行线路,避免漏喷和重喷;采用大型植保机械喷药时亩喷施药液量应在15升以上,要注意匀速行驶并减少压苗。田边地头、林带周边大型植保无人机无法作业到的地方,要采用人工补喷。
三、玉米
目前我市夏玉米处于抽雄吐丝至籽粒建成期,重点关注高温、暴雨影响,结合病虫害防治,一次或多次进行喷施。叶面肥可选尿素、磷酸二氢钾、微生物菌剂、大量元素水溶肥、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含氨基酸水溶肥、含腐殖酸水溶肥、含海藻酸、壳聚糖水溶肥等;生长调节剂可选用三十烷醇、噻苯隆、芸苔素内酯、吲哚丁酸等;杀菌剂可选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嘧菌酯·丙环唑;杀虫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
注意事项:严格按照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杀菌剂等使用要求混合,不得违规混配。优先选择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也可视情况采用高地隙喷杆喷雾机、车载式担架机进行喷雾作业,尽量赶在蜡熟期前5—7天完成。植保无人机飞行速度5—7米/秒,施药液量1.5—3升/亩,并在药液中添加适量的喷雾助剂,提高雾滴沉降、抗飘移、抗蒸发等性能,药剂按标签剂量二次稀释现配现用;飞行高度根据无人机载荷重量适当调整,载荷重量50升以下的机型飞行高度距玉米冠层2—3米,载荷重量50升以上机型飞行高度距玉米冠层2—4.5米,防止吹断玉米茎秆。宜优选上午10点前或下午4时后,风速≤3级时作业,避开正午高温时段,防止药液在叶面快速蒸发失水;24小时内遭遇中雨以上时需及时补喷,保证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