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播小麦促弱转壮冬季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发布日期:2025-11-14 16:28 作者: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阅读: 文字大小:[    ]

9月至10月中旬长时间连阴雨天气影响,我省沿淮淮北主产区小麦主播期普遍较常年推迟15天左右,江淮及沿江稻茬麦区主播期推迟10天左右。土壤过湿,播种偏晚,冬前有效积温少,麦苗生长缓慢,难以形成壮苗条件。初步预测,越冬前小麦平均主茎叶龄35叶(可能较常年偏少23叶),苗情复杂、长势偏弱、叶片与分蘖及次生根少。

据气象部门分析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全省降水量较常年偏少,气温偏高,有利于弱苗转化;但冬季气温波动大且雨雪量偏少,小麦发生冻害风险可能会加大。针对今年特殊情况,各地要改变常年小麦冬季田间管理措施,切实加强以促生根、促长叶、促分蘖,促弱转壮,一促到底的冬季晚播小麦田管技术。

1. 改播种方式,抢墒优播。针对尚未播种的麦区,立足抢种,抢抓晴好天气整地,做到上虚下实,增加播量,抢晴播种。力争选用160马力以上带北斗导航的灭茬、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五位一体播种机,减少耕播环节与下地机械作业碾压次数,缩短播种期与防止烂耕烂种。改传统的35厘米深播调整为23厘米浅播,促进早出苗、快出苗。对于特别晚的或缺苗断垄的田块,改常规播种为流水浸泡、室温催芽(露白即可)的方式播种,实现以芽补晚,能抢回35天的有效积温,促进发芽出苗。

2. 改养分运筹,保苗促壮。越冬前12个分蘖的田块,田管目标是促苗稳健,保分蘖。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日平均气温35℃),即小麦45叶期,亩追施1620公斤高氮复合肥,促根保蘖。越冬前23叶的田块,田管目标是提苗促壮,争带蘖。要早追提苗肥,可在小麦3叶期前后,趁雨亩追施尿素58公斤或1016公斤高氮复合肥,促进叶片生长和早期分蘖,争取冬前带蘖。越冬前一根针土里捂的田块,田管重点是促弱转壮,保成苗。要早追提苗肥,重施腊肥,春肥冬施,为晚播麦田春季早发储备充足的养分。亩追施尿素810公斤或1520公斤高氮复合肥;同时增施磷酸二铵35公斤和氨基酸、芸苔素内酯等生长调节剂,促生根促长叶,防冻抗逆,防灾减灾。前期底肥施用不足的田块,田管重点是促均衡,保群体。叶片发黄、长势弱的田块,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或2025公斤高氮复合肥,以速效氮为主,快速改善苗情。因播量过大形成的假旺苗,不要盲目控肥,仍应以促根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适墒镇压、促壮。

3. 改沟深配套,除湿降渍。麦田一套沟,从种喊到收,稻茬麦区,播种后要及时开好三沟,确保沟沟相通,雨止田干。厢沟每隔34米开一条,深2030厘米。垂直于厢沟,腰沟深3040厘米。田块四周围沟深4050厘米。

4. 改化除时间,精准防控。稻茬麦抓住当前晴好天气,播种时提倡开展封闭除草。旱茬麦调整冬前化除时间,小麦叶龄41心、杂草12叶期,日平均气温在6℃以上无风晴天进行化学除草,确保均匀喷雾。同时要做好麦蜘蛛、地下害虫等防治,压低病虫越冬基数,提高防治效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