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苗情信息2025年第5期

发布日期:2025-07-11 15:13 作者:市农技中心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阅读: 文字大小:[    ]

一、水稻

(一)当前苗情

79-10日全市苗情监测点调查,当前我市水稻处于分蘖期。

淮河以南:人工移栽稻平均亩茎蘖数23.42万,比去年同期增加9.3万,平均叶龄11.9叶,较去年同期增加2叶;机插稻平均亩茎蘖数26.1万,比去年同期增加6.2万,平均叶龄9.65,较去年同期增加1.5叶;直播稻平均亩茎蘖数27.1万,较去年同期减少2.6万,平均叶龄8.45叶,较去年同期减少0.15叶。

淮河以北:人工移栽稻平均亩茎蘖数20.98万,较去年同期增加1.92万,平均叶龄12.6叶,较去年同期增加0.2叶;机插稻平均亩茎蘖数26.04万,较去年同期增加3.79万,平均叶龄9.6叶,较去年同期增加0.1叶;直播稻平均亩茎蘖数30.0万,较去年同期增加1.85万,平均叶龄为8.8叶,较去年同期增加0.4叶。

可以看出,今年水稻分蘖期较去年普遍提前,其中淮河以南水稻总体生育进程比去年早12个叶龄,淮河以北水稻总体生育进程比去年略提前,主要原因是今年水稻播种比去年早,有效降雨多,直播田出苗快,苗情转化早。

我市今年水稻播栽面积420万亩,据水稻面上苗情调查,水稻总体长势较好,苗情好于去年,其中一类苗面积266.7万亩,占比63.5,比去年同期增加5.5个百分点;二类苗面积114.24万亩,占比27.2,比去年同期减少3.8个百分点;三类苗面积39.06万亩,占比9.3%,比去年同期减少1.7个百分点。

(二)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目前我市一季中稻大部分处于分蘖期,搞好田间管理是争取穗多、穗大的关键。

1.水分管理。浅水勤灌促使稻苗植株基部透光良好,提高水温和土温,增加土壤中氧气,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吸肥能力,促分蘖早生快发,提高分蘖成穗率。灌水深度一般以2-3厘米,阴雨天稍浅,高温干旱天气稍深为宜。

2.看苗追施分蘖肥。针对迟播迟栽,目前群体偏小的田块,在前期基蘖肥施用的基础上,可适当补施平衡肥,争取适期够苗。

3.及时适度搁田水稻分蘖末期到拔节初期通过排水曝晒田块来调节土壤环境和水稻生长,可以起到抑制无效分蘖、提高抗倒性能、促进有害气体挥发等作用。晒田要坚持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苗到不等时即群体苗数达到预期苗数,不管水稻生育期是否达晒田时间都应该及时晒田,一般在群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85%时均应自然断水开始时到不等苗就是水稻生育期进入分蘖末期,即使群体苗数是否达到预定目标,也要及时排水晒田,否则错过了这一段时间,水稻进入拔节孕穗期,对水的敏感性增强,就不能再断水晒田了。

晒田要一看苗情长势,如果叶色深长势旺的要适当早烤重晒;二看施肥和地力,施肥过多,田间比较烂、泥脚深需要重晒田,三看天气,阴雨天需提前排水并延长晒田时间,高温天气要缩短晒田时间;四看土壤,透气性差的黏土要重晒,沙土地和保水不良的田块要轻晒。通过晒田,务使全田土壤沉实不陷脚,田土轻微开裂,叶片直立,叶色褪淡落黄,白根上翻。

4.病虫害防治。根据市、县植保站发布的病虫情报适时防治。

二、大豆

(一)当前苗情

今年我市夏大豆种植面积32万亩,播种期在624-27日,目前处于苗期,平均株高6-11厘米,主茎节数3-5节,复叶数3-4片。其中一类苗占比36%;二类苗占比46%;三类苗占比18%。整体苗情较好,生育进程较去年相当。

(二)田管意见

1.根据苗情分类管理。大豆苗期根瘤固氮能力差,苗黄苗弱可追施速效氮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2.力求苗全、苗匀、苗壮。苗全要求不缺苗断垄,断垄30cm在两端留双苗,超过30cm应补苗或补种;苗匀是在全苗础上间苗,大豆间苗宜早不宜迟,间苗时拔去疙瘩苗、弱、病、小苗,达到幼苗健壮,均匀一致。

3.化学除草。苗后除草根据土壤情况、杂草种类、草龄大小等选用叶面除草剂,单子叶杂草用精喹禾灵、盖草能、稳杀得等,双子叶杂草用克阔乐、氟磺胺草醚等。大豆3片复叶期,用克阔乐+盖草能可同时防除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使用除草剂要严格按说明进行,避免发生药害。

4.防治病虫害。重点防治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和苗期蚜虫、红蜘蛛、棉铃虫、造桥虫、菜青虫等害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