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苗情信息2025年第6期

发布日期:2025-08-07 15:42 作者:市农技中心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阅读: 文字大小:[    ]

一、水稻

(一)当前苗情

85-6日全市苗情监测点调查,当前我市水稻处于拔节孕穗期。

淮河以南:主要以种植中籼稻为主。其中机插稻平均亩茎蘖数34.12万,比去年同期增加1.76万,平均叶龄13,较去年同期增加2叶;直播稻平均亩茎蘖数35.26万,较去年同期增加5.1万,平均叶龄13叶,较去年同期增加1.32叶;人工移栽稻平均亩茎蘖数22万,比去年同期增加5.48万,平均叶龄14叶,较去年同期增加1叶。

淮河以北:种植的中粳稻占比一半左右。中籼稻:机插稻平均亩茎蘖数为27.9万,比去年同期增加4.5万,平均叶龄为13.6叶,比去年同期增加0.4叶;直播稻平均亩茎蘖数为31.7万,比去年同期减少2.1万,平均叶龄为12.6叶,比去年同期叶龄增加0.3叶;人工移栽稻平均亩茎蘖数19.7万,比去年同期增加0.8万,平均叶龄15.9叶,比去年同期增加0.5叶。中粳稻:机插稻平均亩茎蘖数为36.7万,比去年同期增加2.2万,平均叶龄为14.3叶,比去年同期增加0.2叶;直播田块平均亩茎蘖数31.4万,比去年同期减少5.7万,平均叶龄12.7叶,比去年同期增加0.5叶。

可以看出,今年水稻较去年同期多0.5-2个叶龄不等,生育进程较去年提前5-10天,预计我市水稻抽穗扬花期主要集中在8月下旬,少部分播栽早的水稻抽穗扬花在8月上中旬,一部分播栽迟的水稻预计9月上旬抽穗扬花。

据面上水稻苗情调查,水稻总体长势较好,苗情好于去年,其中一类苗面积217.56万亩,占比51.8,比去年同期增加0.8个百分点;二类苗面积170.52万亩,占比40.6,比去年同期增加2.6个百分点;三类苗面积31.92万亩,占比7.6%,比去年同期减少3.4个百分点。

(二)当前生产分析

今年小麦腾茬早,水稻播栽相应较早,7月份晴热高温,温光资源丰富,大部分地区灌溉条件尚可,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分蘖较多。8月上中旬我市多阴雨天气,田间湿度过大,可能会加重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的发生,要重点防治稻曲病、稻瘟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

(三)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1.水浆管理。处于分蘖末期的水稻要及时搁田,近期晴热高温,要多次轻搁;对拔节孕穗期的稻田,以浅水湿润交替,不能受旱。

2.合理施用拔节孕穗肥。穗肥分促花肥和保花肥,其中粳稻以促花肥为主,杂交籼稻以保花肥为主,要促保兼顾。促花肥在第一节间拔节后、抽穗前25天左右(倒3.5叶抽出时)施下,保花肥在抽穗前15天左右(倒1.5叶抽出时)施下。在肥料类型和用量上掌握:促花肥每亩用尿素3-5公斤,氯化钾5-10公斤;保花肥的施用时间,应掌握在促花肥施用后10-15天因苗适量施用,每亩用尿素3-5公斤。以上施肥方法中氮肥的施用量要结合苗情、地力及前期施肥情况确定用量,如叶色深,穗肥施氮量要少;叶色淡,穗肥施氮量要偏多。对处于孕穗期的水稻可酌情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薹素内酯等防高温热害。

3.防灾减灾。遇到极端高温天气,可以适当增加灌水深度,或喷施叶面肥减轻高温热害影响;遇到暴雨台风,要及时疏通沟渠,确保雨后田间积水及时排出,减轻涝渍影响。

4.病虫害防治。根据市、县植保站发布的病虫情报适时防治。

二、大豆

(一)当前苗情

今年我市夏大豆种植面积32万亩,目前处于开花期,整体苗情较好,生育进程较去年相当。

(二)田管意见

1.施肥调控促壮。前期因高温干旱,大豆出现植株偏矮、根瘤减少,导致缺肥苗弱,根系吸收能力差。选择阴天或晴热天早晚,结合降雨和灌水轻施速效氮肥,可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等营养剂,增强植株营养,促进根系恢复生长;旱情缓解后及时追施复合肥,促进大豆健壮生长,防止后期脱肥早衰。 

2.防控病虫减损。高温干旱易诱发红蜘蛛、蚜虫、烟粉虱等刺吸式害虫暴发,以及病毒病、炭疽病等病害。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杀虫剂,如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甲维·虫螨腈,或生物农药,重点防治点蜂缘蝽、蛴螬、造桥虫、豆天蛾、棉铃虫、烟粉虱等虫害。喷药宜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避开高温时段,注意药液浓度,防止药害。结合喷施叶面肥和调节剂时,注意混配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