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苗情信息2025年第7期
一、水稻
(一)当前苗情
据8月20-21日全市苗情监测点调查,当前我市水稻处于孕穗-抽穗期。
淮河以南:主要以种植中籼稻为主,其中机插稻平均亩茎蘖数23万,比去年同期减少2.19万,平均叶龄15叶,较去年同期增加0.89叶;直播稻平均亩茎蘖数25万,较去年同期增加4.85万,平均叶龄15叶,较去年同期增加0.75叶;人工移栽稻平均亩茎蘖数21万,比去年同期增加4.77万,平均叶龄16叶,较去年同期增加0.7叶。
淮河以北:种植的中粳稻占比一半左右。中籼稻:机插稻平均亩茎蘖数为18万,比去年同期相当,平均叶龄为16.4叶,比去年同期增加0.2叶;直播稻平均亩茎蘖数为23.5万,比去年同期增加1.2万,平均叶龄为15.4叶,比去年同期叶龄增加0.5叶;人工移栽稻平均亩茎蘖数16.7万,比去年同期增加0.1万,平均叶龄16.2叶,比去年同期增加0.1叶。中粳稻:机插稻平均亩茎蘖数为29.5万,比去年同期减少0.7万,平均叶龄为16.7叶,比去年同期增加0.6叶;直播田块平均亩茎蘖数30.8万,比去年同期减少0.9万,平均叶龄16.7叶,比去年同期增加0.5叶。
目前各种播栽方式水稻处于孕穗-抽穗期,生育进程比去年同期早5天左右,其中大部分人工移栽田块和部分早播田块已进入抽穗扬花期,适期机插田块和大部分直播田块处于孕穗-始穗期,播栽较晚的籼稻和粳稻田块处于幼穗分化期。
(二)当前生产分析
今年水稻生育期内温光条件较好,绝大部分田块能够抽水灌溉,高温干旱影响较小。自8月中旬以来气温持续偏高,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周我市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有短时雷阵雨,日最高气温仍在35℃左右,适逢我市水稻大面积抽穗扬花,高温热害的风险较大,同时高温高湿天气也有利于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病虫害的发生蔓延。
(三)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1.科学水浆管理。幼穗分化期:保持田间有水,前期晒田不到位的保持田间湿润;抽穗扬花期:应保持3-5厘米水层,以调节土温,提高稻株间空气湿度,促使提早齐穗;灌浆结实期:应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水浆管理方法,达到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壮籽的目的。
2.“一喷多促”。结合病虫害防治将叶面肥、调节剂、抗逆剂、杀虫杀菌剂等混合喷施,一次作业可以实现促生长发育、促灌浆成熟、促灾后恢复、促产量提高等多重效应。叶面肥可用磷酸二氢钾、尿素、硼肥、锌肥等;抗逆剂可用芸苔素内酯、胺鲜脂等;杀虫剂可用三氟苯嘧啶、四氯虫酰胺、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等;杀菌剂可用三环唑、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嘧菌酯、肟菌·戊唑醇、氟唑菌酰羟胺等。
3.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控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依据市、县植保站发布的病虫情报适时防治。
二、大豆
(一)当前苗情
今年我市夏大豆种植面积32万亩,目前处于开花结荚期,整体苗情较好,生育进程较去年相当。
(二)田管意见
1、抗旱防渍。大豆花荚期需水较多,不能受旱,墒情不足时要及时浇灌。清理沟渠,疏通“三沟”,确保排水畅通,减轻渍害,防止大豆根系受损,保证大豆健壮生长。
2、叶面喷肥。叶面肥可以单独喷洒,也可结合病虫害防治混合喷洒。花荚期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00克、硼砂100克、钼酸铵30g,加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长势弱的可加入尿素1公斤叶面喷施。鼓粒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有利于蛋白质积累,同时可防早衰,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00-300克叶面喷施。
3、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控大豆根腐、霜霉、斑疹、紫斑等病害和食心虫、豆荚螟等钻蛀豆荚类害虫。
4、“一喷多促”。大豆生长后期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将叶面肥、调节剂、抗逆剂、杀虫杀菌剂等混合喷施,一次作业可以实现促生长发育、促灌浆成熟、促灾后恢复、促产量提高等多重效应,是大豆中后期有灾防灾、无灾增产的关键措施。叶面肥可选用磷酸二氢钾、中微量元素水溶肥;生长调节剂主要选择三十烷醇、芸苔素内酯、吲哚丁酸等;杀菌剂可选用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氟环唑、苯甲·丙环唑等;杀虫剂主要选择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毒死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