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淮河春季禁渔 筑牢水域生态屏障
——2025年淮河干流淮南段春季禁渔圆满收官
春禁一碗籽,秋收一担鱼,春季是鱼类繁衍生长的关键时期,对维持水域生态平衡极为重要。为维护禁渔水域良好秩序,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根据文件《淮南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淮南市2025年淮河干流淮南段禁渔期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3月1日至6月30日,市渔政执法大队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春季禁渔专项执法行动。
提前谋划,下好禁渔宣传“先手棋”。执法人员通过发放《致市民的一封信》、《禁渔须知》,张贴禁渔公告、悬挂横幅等方式,向市民朋友宣传禁渔政策。执法中更是秉持“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耐心阐明禁渔意义,以执法带动普法,共筑水域生态屏障。2月28日,农业农村部长江办在我市组织启动了淮河干流春季禁渔联合执法行动部署活动,标志着2025年春季禁渔工作正式拉开帷幕。行动期间运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方式进行宣传,共在安徽网、中安在线、学习强国、今日头条、淮南日报、淮河早报等媒体宣传报道29次,有效扩大了禁渔政策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
联合行动,打好禁渔管理“攻坚战”。为严厉打击淮河流域交界水域涉渔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交界水域良好禁渔秩序,市渔政执法大队加大与县区、公安、海事、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配合,禁渔期间,共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0余次,其中6月13日,联合蚌埠市渔政部门,开展淮河流域交界水域联合执法行动,构建“属地为主、部门协同、区域联动”的禁渔监管格局。
强化执法,织密禁渔监管“防护网”。坚决贯彻“船进港、网入库、人上岸”,河中没有渔船、水中没有网具、市场没有河鱼的禁渔要求,实施“常态化巡查+节日严打”机制,结合日间多频次巡查与夜间突击检查,以零容忍的态度打击各类非法捕捞行为,有效保护了水生生物资源。禁渔期间,市渔政执法大队开展执法检查45次,出动执法人员408人次,执法船艇59艘次,执法车辆72辆次,收缴地笼130节,虾笼70节,丝网60条,暂扣钓竿70根。共办理涉渔案件16起,结案14起,行政处罚金额0.56万元。
下一步,市渔政执法大队在对淮河淮南段开展常态化监管的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大对我市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执法检查力度,严打各类非法捕捞行为,做到“发现一起、举报一起、查处一起”,营造“不能捕、不敢捕、不想捕”的良好禁捕氛围,实现保护区“四清四无”目标任务。